日前,北京互金協會發文稱,“鼓勵知名投資機構、國資背景機構、大型互聯網企業投資入股、整合網貸機構”。
我將之視作一種求助信號——呼籲市場機構入場,不是接手爛攤子,而是借巨頭之手搭建風險隔離帶。
打贏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節點在2020年(2017年召開的中國經濟工作會議,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列為之後三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首,並明確提出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留給P2P整改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在接下來一年半的時間里,地方監管機構要做好兩件事,一是給出備案名單,二是責令不能備案的平台有序清退。
平台密集清退,容易發生踩踏事件,連累能備案的平台出險。時間緊、任務重,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時引巨頭入場,能阻斷恐慌情緒,穩住市場信心,讓整改備案動而不亂。
監管釋放求助信號,選擇權,交到巨頭手中。買,還是不買?
時機
我們厭煩一個東西時,會討厭它的一切,包括談論它的文章。說實話,這樣的東西並不多,P2P就是其中之一。
大批的出借人被P2P坑了,大量的機構也飽受折磨。最近一段時間,眾多巨頭系、國資系、上市公司系P2P在狼狽退出,背後的股東叫苦不迭——互金賽道那麼多,偏偏把寶押在P2P上,錯失機遇事小,惹一身騷事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在P2P上栽了跟頭,這輩子也不想和P2P打交道,這是正常的心理防禦機制。可在商言商,真理不站在心理防禦機制那一邊。該不該買P2P,與P2P的過去無關。
自銷售金交所定製化理財被叫停后,互聯網巨頭貨架上缺失了高息固收理財,對P2P是有渴求的,只因備案不明,不敢下場。
最穩妥的做法,是在備案名單里挑選入股標的,來規避備案的不確定性,避免過早介入雞飛蛋打的結局,可缺點有二:
一則合適標的難尋。最新的監管精神將P2P分為全國性平台和區域性平台,全國性平台門檻高、數量有限,區域性平台則反之。全國性平台是理想的併購標的,可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備案后再選,未必有得選。
二則要價高。備案之前入股,是雪中送炭,備案之後,只是錦上添花。巨頭們排隊來入股,不但要出高價,還要在管理權、資源互換層面做出更多讓步,想完全控股,更是難上加難。
現在入手,雖可能踩雷,卻也有三項好處:
一則響應號召,為監管雪中送炭。不說投桃報李之事,起碼併購過程更順利。
二則助平台渡難關,在標的挑選上有更多空間,價格便宜,有更大話語權。按照新規要求,P2P平台在合規整改過程中要補足資本金、一般風險準備金和出借人風險補償金。
全國性平台,需合計提取待收餘額的9%,百億規模對應9億真金白銀,壓力着實不小,對願意入股的白馬騎士,想來是舉雙手歡迎的。
三則人心未定,品牌加持效果好。待備案落地,出借人閉着眼睛投資,更看重收益,巨頭的牌子也未必好使。
綜合來看,只要能降低踩雷風險,提前入手更划算。
如何避雷呢?
避雷
沒有平台把“雷”字寫在臉上,尤其這段時間,紅嶺創投清退、團貸網出事,頭部平台也暗藏玄機,更是讓潛在買家無所適從。
此時,巨頭有心做白馬騎士,很可能只是接盤俠。什麼叫接盤俠,就是接手一堆麻煩,陷入泥潭。
P2P做的是高槓桿生意,5億註冊資本(這算大平台了)對應百億待收餘額。對於買主來講,5億投進去,獲得了控制權,可能還要更多個5億填進去,才能解決麻煩,獲得經營權。花5億買入,接手的卻是百億風險,這百億風險就叫泥潭,這種行為就叫接盤。
如何避雷呢?
有個原則可確保安全:量力而為。
P2P的潛在風險以待收餘額為邊界,50億待收的平台,能製造的最大麻煩也就是50億。量力而為,確保能HOLD住待收餘額,就不會動搖根基。
當然,這個做法太過保守。正常情況下,只要對假標一票否決、重點關注期限錯配,並結合底層資產類型(大標還是小標、場景標還是現金貸、信用標還是抵押標等)、來源渠道(自營與第三方比例、線上與線下比例等)、歷史不良率等調整意向價格,就不至於吃大虧。
還有一個不確定性,就是備案。
按照目前的備案精神,合規未必就能備案,尤其是小平台,多在清退之列。辛辛苦苦忙一場,若最終拿不下備案,依舊竹籃打水一場空。
備案的不確定性在哪裡?
備案
備案是一種經營許可。
開個商貿公司,不需要許可,為何P2P需要許可?或者說,早期的P2P不需要許可,為何現在沒有許可就不得經營?
這是因為P2P從事的是金融業務,且涉及到公眾資金,具有很強的風險外溢性——P2P平台經營不善,風險會流溢到企業之外,由社會來買單,故而不得不管。近日監管明確鼓勵P2P轉型助貸和網絡小貸,也是想緩解潛藏在P2P資金端的風險壓力。
想通這一點就會明白,備案與否的關鍵不在地方監管機構,而在自身資質——能否hold住資金端的風險壓力。
P2P的風險外溢性遠小於銀行,若有實力申請民營銀行,則加持一張P2P不成問題。所以,一家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入手一家身家清白的P2P,大概率是不難拿到備案的。
不過,並非所有大公司都受歡迎,正如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資格做銀行股東一樣。
在《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曾明確提出幾類企業不得作為商業銀行的發起人:
(一)公司治理結構與機制存在明顯缺陷;
(二)關聯企業眾多、股權關係複雜且不透明、關聯交易頻繁且異常;
(三)核心主業不突出且其經營範圍涉及行業過多;
(四)現金流量波動受經濟景氣影響較大;
(五)資產負債率、財務槓桿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六)代他人持有中資商業銀行股權(本條不適用於P2P,作者注);
(七)其他對銀行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情況。
由於P2P也涉及公眾資金,我想,監管也不願看到這類企業控制一家P2P。
企業在決定併購P2P之前,不妨對照《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做個自我評估,如果存在核心主業不突出、關聯企業眾多、槓桿率超高等問題,保險起見,請備案后再考慮入手P2P,免得併購容易備案難。
風暴
從現在到2020年末的十幾個月里,大量平台退出行業,由於太過密集,足以掀起一陣風暴。如考慮提前下場布局,不得不正視這個風暴。
風暴會從兩側襲來,資金端和資產端。資金端是出借人的恐慌情緒和資金外流,資產端是借款人的償債能力和還款意願。
前面講過,互聯網巨頭下場,能把市場恐慌情緒阻斷門外,巨頭加持下的平台,非但不用擔心資金外流,還可在分化加速的行業環境里盡享品牌紅利,如江河入海般彙集市場資金。
需要擔心的是資產端。
一是多頭借貸鏈條下的傳染效應。大量平台退出,市場中的借款渠道快速下降,加劇部分借款人的資金壓力,在多頭借貸鏈條下,容易引發連鎖違約。
市場中有個真實案例。2017年12月現金貸新規出台後,大量放貸平台避風頭式退出市場,導致全行業不良率快速攀升,頭部放貸平台逾期率提升多在5個點以上。如曾經的現金貸龍頭二三四五在財報中披露道:“由於2017年末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政策變化,導致貸款王業務墊款回收出現重大風險。管理層根據評估該部分墊款,預期未來可獲取的現金流量確定其價值,並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最終,2017年四季度計提資產減值7.88億元,接近前三季度總和的兩倍。
二是老賴意識抬頭,還款意願下降。P2P借款人總有個僥倖心理,以為平台清退了,借的錢就不用還了,或者平台跑路了,找不到還款入口,債務會不了了之。
以訛傳訛下,行業內老賴意識抬頭,借款人還款意願下降,加劇行業風險。2018年下半年,市場中已經出現這樣的苗頭,在多方聯合打壓下才有改觀,顯然,還不到鬆口氣的時候。
該怎麼應對呢?敬畏風險,小心謹慎。
在這個行業裡布局,就不可能置身事外,能做的,就是比他人更謹慎一些,敬畏風險,適當採取防範措施,然後靜觀其變。
決斷
利弊都講了,可利弊是算不清楚的。所謂能謀善斷,謀看利弊,斷需決心。抉擇的天平兩端,不僅僅是利弊,還要看決心。
決心來自哪裡呢?決心來自吸引力,即P2P這個事,到底能帶來什麼價值?
P2P涉及資產端和資金端,分別看一下。
(1)資金端。
資管新規后,大資管領域的入場券分別為銀行、信託、基金、證券、保險,還有P2P、私募基金管理。前幾個牌照有多難,不必多說,私募牌照只服務高凈值用戶,對巨頭來講,P2P才是進入大資管市場的入場券。
與銀行、信託等牌照比,P2P的含金量雖低,但產品優勢突出——低門檻、高收益,是真正面向普羅大眾的投資工具。所以,P2P的空間是廣闊的,只不過在持續爆雷的行業環境下,潛在投資需求被合規屬性與安全擔憂暫時壓制。備案后的P2P,合規性與安全性有了質的好轉,長期受壓抑的需求被釋放,P2P行業有望重新迎來快速增長。
至於網傳P2P出借人限額規定——單平台出借不超過20萬、多平台合計不超過50萬,一則可疊加私募牌照予以規避,二則對於長尾用戶,限額也夠用了。
(2)資產端。
資產端可放貸的牌照太多了,卻都有槓桿率限制。現階段,不受槓桿率制約的渠道有兩個:一是助貸;二是P2P。
巨頭多通過助貸釋放其溢出(相較資本金)的流量和風控能力,可助貸的監管壓力越來越大,入手一張P2P,可靈活調配其放貸資源,同樣不可或缺。
看通了P2P的差異化牌照價值,我想,決心是不成問題的。
未濟
未濟,易經六十四卦的最後一卦,表示物不可窮,萬事皆無終點。
備案前買一家P2P,利弊得失則屬算不可窮,謀算不出一個定局,是一種冒險,可何事不需冒險呢?
2011年之前的支付機構,一直處在無牌經營的尷尬地位;
2015年之前的P2P,則陷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憂慮之中;
造就互聯網產業輝煌的幕後推手——資本,更是一直承擔著投十賠九的壓力;
……
世事皆是未濟之事,機遇皆在風險之中。
監管已經發出求助信號,且看巨頭們怎麼回應吧。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dsb.cn/
【借錢借款相關精選資訊】
貸款缺錢看這裡!屏東借錢,屏東借款,屏東支票貼現,屏東汽機車借款快速借貸平台!
想知道哪裡有專辦屏東軍公教借款,屏東房農地二胎借款?
屏東軍公教借款,屏東房農地二胎,各家評價及利息一覽表!
P2P整改打響攻堅戰 監管向巨頭髮出求助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