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議:拿什麼錢給醫生漲工資?

  最近,一篇名為《該不該給醫生漲工資?這筆錢誰來出?》的兩會報道引起熱議。

報道显示,多名兩會代表都表示非常關注醫務工作者的薪酬改革,但作為醫界代表,他們深知改革並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劉璠認為,現在的醫療收費並不能完全體現醫務工作者的勞動價值,比如一台骨科手術的完成可能需要十個人的團隊,短的幾個小時,長的可能要十幾個小時,“國家規定的手術費還是八九十年代規定的收費標準,一個這樣的手術手術費兩三千塊錢。定價是政府行為,如果政府不提價,沒有任何人敢私自提價。”

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長李甦雁還提到要提高藥師收入水平,她認為,葯事服務費應當有所落實,“沒完全落實就讓藥師的隊伍非常不穩定,他們的勞動沒有任何的價值得到體現,而且藥品的採購、儲存、運輸、藥品的審方,應該出台一項政策保證保證藥師的作用不要被弱化。”

但對於醫院來說,要提高醫務工作者薪酬,就意味着醫院要增加支出,對一些醫院來說,困難不小。

劉璠以自己所在醫院為例說,實施藥品“零差價”后,醫院藥品收入下降,部分醫院政府補貼也沒有到位,很難提高醫護薪酬。

“作為產值20多個億的一家三甲醫院來說,藥品零差價以後減少純利潤的缺口大約在1.5億,這個缺口的虧損是6千萬,通過各方渠道補償2千萬,(剩下的)從哪來?”

蘇北人民醫院院長王靜成也表示,《關於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鼓勵醫生多勞多得,但其具體推進需要解決源頭問題:“鍋里的水也好,飯也好?市財政完全來投入?還是自籌?源頭在哪裡?”

漲工資的錢從哪裡來?這不是一個新問題

今年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了《關於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完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調動醫務人員积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公立醫院事業發展。

同時,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髮表了《政府工作報告》,其中也提到,要保護和調動醫務人員积極性。

看起來,2017年,提高醫務人員待遇這件事,真的被提上了日程。

但早在《指導意見》發布之初,就有專家向《醫學界》表示過相似疑問:四部委發文,啟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但錢從哪來,似乎並未提及。

據《醫學界》觀察,去年國家出台的《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很多需要由政府來補償的項目,但這其中並沒有提及醫務人員的待遇。

分析人士認為,現在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很低,醫保和新農合還限制了醫療費用的收入,醫務人員工資待遇的提高來源就受到了限制。醫生的錢從哪兒來,這是現在改革遇到的最大問題。

來自各家的不同探索

分級診療導致的部分醫院門診量下滑,藥品零加成、器械加成下降……這些政策的確讓不少醫院顯捉襟見肘。

但《醫學界》也曾關注過不少地區、醫院探索出了各自的“開源節流”方法,並將這些錢分配到醫護的身上。

比如深圳市率先在新建市屬醫院全面取消編製,按照崗位管理模式採取全員聘用。其中港大深圳醫院實行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院長經董事會授權,負責確定醫院的組織架構、崗位設置和員工聘用,使得醫院可以根據運營和發展需要,科學、自主地實施人力資源規劃、崗位設置、人員聘用、薪酬設計、人員考核和人才培訓。

在港大深圳醫院,醫生的年薪起點是40萬,最高的顧問醫生年薪將近100萬。

再如杭州凱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一家基層醫院,將醫生收入與其看病人數、居民簽約數等多個“指標”掛鈎,同時,醫院也考察每個醫生的服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大力開展慢病管理,不僅給病人量血壓、測血糖,還幫助慢病患者預防併發症,減少其他危害。

做到這些,則會再拿出一部分結餘再分配給全科醫生。

2016年,凱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優秀的全科醫生一年收入能達到20萬,與專科醫院中年資相仿的醫生幾乎同等水平。

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已經啟動,建立科學規範的薪酬制度,是醫改必須觸及的實質性問題。

【其他文章推薦】

※禿頭、頭髮稀疏、掉髮嚴重讓你沒自信嗎?歡迎來植髮診所諮詢~

※想知道更多微晶瓷注射建議與經驗分享嗎?

※該打皮秒嗎?術前諮詢功課做了沒?

淚溝顯疲憊老態,想知道該如何去除還你好氣色呢?

※找回青春緊緻小臉,電波拉皮施打經驗分享

※霧眉飄眉差別在哪?哪一個看起來比較自然?